東亞法治文化研究-方法論 (三)
東亞法治文化研究-方法論 第三次工作坊*導讀:
林執中學長、羅世翔學長*讀本:
Thomas M. Franck, The Empowered Self. Law and Society in the Age of Individualism
第五,六章
討論紀錄
第五章
個人自主,立基於個人自主的社群。在標題裏已經表達出來本章所欲處理的衝突,主要亦即個人與社群之衝突,一開始引述亞里斯多德的話,表達出傳統對社群的重視。
十八、十九世紀那些無論自由的國族主義還是法西斯的國族主義,雖然彼此或有不同,但是共通之處作為,個人依附於社群。像這樣的從國家出發的社群觀點,表達一種認同觀點,亦即排他性的認同觀點。
其中談論到一小段封建時代,當代與封建時代最主要的一個顯著差異在於「市民」觀念的出現;這個市民在國家的標籤下出現,有別於封建制度下的特定身份,其會尋求一個愛國情懷的身份形象。另外,一個重要影響在於,我族與他族分別的明顯化,亦即愛國情懷將會帶有強烈的排他傾向,亦即認同於愛國情懷的市民容易對於他族產生一種敵意,純粹受到國家因素而生的排他敵意。其舉翁山蘇姬的例來論,在新加坡要求一個多黨的民主政治的主張會遭遇到從西方價值或者非亞洲價值的特定性批評。
接著他引到一個學者的說法認為,自後冷戰時期以來,對於國家的認同已經不再那麼重要,藉由全球化的過程,國際性的接觸的頻繁化,人們已經不再只是將他的忠誠一味地繫於他的國家或國族,而是逐漸產生多樣而多層次的忠誠。
向來我們都將國家視為一個獨立的變項,而該變項是我們所無法控制與改變的,而是受到我們無法決定的條件而決定。
然而現今已然出現多樣的跨國性的團體抱持不同的觀念、價值體系,而這些多樣而不同的團體都訴諸著人們的認同,同時也打擊著傳統單一而固定的忠誠型態。
其所促成的是一個跨彊界的、流動的忠誠型態。而傳統像是宗教的信仰,譬如基督宗教相信,早已是此種忠誠型態可能性的一個表現。
馬思垂克條約規定,所有參與歐盟之國家的國民也會在歐盟擁有一個市民身份,這個事例亦顯示一個多層次忠誠型態的可能性。在此事例,個人無須因為其具有歐盟之市民身份而眨抑其身為特定國家之國民身份,藉此,作者也認為個人逐漸不再因為國家因素而過度強調、強調認同的排他性作用。因此允許一個人擁有多重的國籍、一種萬花筒式的認為將可以大大有助於對於認同的排他性作用的弱化,像是愛爾蘭的事例。
個人自主(Personal Autonomy)
個人去選擇構成他的認同的過程是個人一生之中很重要的事情。
自主其實意味著的是一種立法,意味著社會對於個人協調而後產生的一種權利,無論是在社會上的還是政治上的。
對個人自主的幾個批評
譬如,個人主義者的思想其實是與社群主義的善是居於相對立的地位。我們一味強調個人選擇、個人傾向其實會侵餘社群的和諧與社群的共通善。過度的抬升個人權利,使個人權利超越於社群的共通善其實是對於國家、社群的閹割。然而如此爭論最終涉及究竟個人與社群孰為共同生活的基礎?
討論問題:科技的發展是否就能夠證立個人自主在認同構成上的重要性?
討論問題:虛擬社群?
http://zh.wikipedia.org/wiki/èæ¬ç¤¾ç¾¤
所有的認同都是同等重要嗎?有同學認為有些認同是微不足道、偶然的、易逝的,然而有些認同則是基本的、深刻的,以至於在特定時刻中能夠凌駕其它任何的認同。但是作者會不會恰好反對像這樣過於深刻的認同、或者對於價值體系的絕對忠誠嗎?一個可能理由在於,這樣的認同是過於排他的。
有同學提出疑問為,是否認同非得包含忠誠不可?認同從傳統到現代會不會已經經歷一個構成上的改變,而其中的忠誠成份已然明顯弱化。
老師認為,如果從傳統到現代認同確實具有一個忠誠弱化的趨勢的話,那麼像是網際網路的虛擬社群這樣微弱的、易逝的、流動的人與人之結合形式也未嘗不可作為認同的一個可能的形式。
有同學反問,這麼鬆散的認同形式如何可能取代舊有的認同形式,甚至去對抗舊有的認同形式?全球化的終局究竟為何,舊有的認同形式,亦即包含較高的忠誠成分的認同形式是否真的已然可有可無?一個新的科技會不會帶來同質化的效果?另一個同學(寶文)則提出,作者恰好認為新的溝通科技能夠提供反霸權的可能性。
老師認為,藉由網際網路人們確實能夠建立起相當多樣的品味,像是youtube居然允許我們看到世界各地非常具有在地風格的影像、文字與思想,然而這還是必須預設該地區所擁有的科技設備的條件。然而科技究竟是使人們趨同?還是趨異?
舉像「批踢踢電子佈告欄」例來討論虛擬社群。
本章最後一段有個主張。作者認為將會出現一個自由、屬於全球的文化,所有種族、宗教等等文化喪失其必然性以後,我們將會擁有一個尊重個人自主的全球文化。有同學則認為,全球化就是帝國的過程,會不會左派正是要反帝國、反全球化?老師則認為並非是如此,並且指出有一派的歷史解釋認為自由的民主主義與資本主義霸權有內在連結,而本書作者則傾向於此一自由的立場,因此必須面對此一批評挑戰。
多重國籍並非一個新的策略,但是本身已經是一個相當難以實現的策略。
不斷流逝的弱勢文化也許可以透過架構部落格來宣傳他們自己,也就是藉由提供網際網路的近用來賦與弱勢文化振作起來的力量。雖然網際網路的近用仍然無法避免經濟邏輯的考驗,但是至少已經建立起來一個可以發聲的管道。然而網際網路作為一個中性的媒體、工具,真的能夠建立起來一個具有活力的認同嗎?還只是一個苟延殘喘的認同?相對於此,有同學認為會不會在這個發聲管道之中乃然潛在著一些偶然的力量確實可以發揮我們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師則是認為,像是有些情形,好像反而產生一種表面上看起來是異化的認同,譬如說寶藏巖的事例,到最後留在那個地方的幾乎都已經不再是居民而是藝術工作者與熱心的學生。有同學也提出「外籍新娘」爭取完整公民身份的情況,很多也是受到其丈夫的鼓動。
第六章
以個人自主作為建立國家的基礎是一個普世的趨勢。
伊斯蘭世界以宗教領導國家的模型。
有兩個分支,也就是有兩股重要的思想,第一、容忍。容忍所有的價值,給與人們充分決定其認同的自由;第二、與宗教、中心思想與脫離來建立國家。
這種重視個人價值定以此建立社會的思想,被批評為西方式的價值,有論者嘗試以三種不同方向進行批評,反駁其所具有的普世性質。
一,中東國家的社會文化就是一種專制,要追求社會所共通的價值,其認為這種個意識必須藉受到啟蒙的人的教導才能獲得發展,而不能夠是讓所有的人都獲得啟蒙,否則反而會有壞的發展。
二,宗教專制統治是伊斯蘭文化的傳統,這種傳統就像是文字語言一樣,同樣是制度性的事實,制度的運作就是必須要藉由傳統慣例的維持,因此如同語言一樣並沒有非效法西方不可的理由。
三,西方個人自由價值的提倡看似寬容包羅一切個人選擇,因此他們並無法找出一個作為真理的價值信念,但是社會的運作卻必須要有一個一般性的核心價值來維繫,而西方社會的核心價值就是世俗化的宗教,科學唯物論的宗教。
然而作者認為這並未使得西方價值更趨向不寬容與一致性,西方的想法仍然是一種自我負責的自由。
而Huntington教授則認為在西方與世界上其他社會的價值間有著無法相容的斷裂,西方的價值是建立在個人自主與民主法治,宗教自由與寬容,至於世界上其他社會則重視社會融貫與社群的一致性。而面對全球化的趨勢(無論是經濟上政治上文化上的),非西方社會承受現代化與經濟發展的壓力,但是在進步的過程中是否一定要接受西方價值呢? Huntington教授認為保持自我文化與經濟發展並不衝突。
而本文作者則站在與Huntington教授相反的立場,他似乎認為所謂的文化並非一成不變的,因此他想要在時間與空間的軸線上檢視各個社會,以作為他主張東西文化價值並非絕對二分的證據。
林執中學長、羅世翔學長*讀本:
Thomas M. Franck, The Empowered Self. Law and Society in the Age of Individualism
第五,六章
討論紀錄
第五章
個人自主,立基於個人自主的社群。在標題裏已經表達出來本章所欲處理的衝突,主要亦即個人與社群之衝突,一開始引述亞里斯多德的話,表達出傳統對社群的重視。
十八、十九世紀那些無論自由的國族主義還是法西斯的國族主義,雖然彼此或有不同,但是共通之處作為,個人依附於社群。像這樣的從國家出發的社群觀點,表達一種認同觀點,亦即排他性的認同觀點。
其中談論到一小段封建時代,當代與封建時代最主要的一個顯著差異在於「市民」觀念的出現;這個市民在國家的標籤下出現,有別於封建制度下的特定身份,其會尋求一個愛國情懷的身份形象。另外,一個重要影響在於,我族與他族分別的明顯化,亦即愛國情懷將會帶有強烈的排他傾向,亦即認同於愛國情懷的市民容易對於他族產生一種敵意,純粹受到國家因素而生的排他敵意。其舉翁山蘇姬的例來論,在新加坡要求一個多黨的民主政治的主張會遭遇到從西方價值或者非亞洲價值的特定性批評。
接著他引到一個學者的說法認為,自後冷戰時期以來,對於國家的認同已經不再那麼重要,藉由全球化的過程,國際性的接觸的頻繁化,人們已經不再只是將他的忠誠一味地繫於他的國家或國族,而是逐漸產生多樣而多層次的忠誠。
向來我們都將國家視為一個獨立的變項,而該變項是我們所無法控制與改變的,而是受到我們無法決定的條件而決定。
然而現今已然出現多樣的跨國性的團體抱持不同的觀念、價值體系,而這些多樣而不同的團體都訴諸著人們的認同,同時也打擊著傳統單一而固定的忠誠型態。
其所促成的是一個跨彊界的、流動的忠誠型態。而傳統像是宗教的信仰,譬如基督宗教相信,早已是此種忠誠型態可能性的一個表現。
馬思垂克條約規定,所有參與歐盟之國家的國民也會在歐盟擁有一個市民身份,這個事例亦顯示一個多層次忠誠型態的可能性。在此事例,個人無須因為其具有歐盟之市民身份而眨抑其身為特定國家之國民身份,藉此,作者也認為個人逐漸不再因為國家因素而過度強調、強調認同的排他性作用。因此允許一個人擁有多重的國籍、一種萬花筒式的認為將可以大大有助於對於認同的排他性作用的弱化,像是愛爾蘭的事例。
個人自主(Personal Autonomy)
個人去選擇構成他的認同的過程是個人一生之中很重要的事情。
自主其實意味著的是一種立法,意味著社會對於個人協調而後產生的一種權利,無論是在社會上的還是政治上的。
對個人自主的幾個批評
譬如,個人主義者的思想其實是與社群主義的善是居於相對立的地位。我們一味強調個人選擇、個人傾向其實會侵餘社群的和諧與社群的共通善。過度的抬升個人權利,使個人權利超越於社群的共通善其實是對於國家、社群的閹割。然而如此爭論最終涉及究竟個人與社群孰為共同生活的基礎?
討論問題:科技的發展是否就能夠證立個人自主在認同構成上的重要性?
討論問題:虛擬社群?
http://zh.wikipedia.org/wiki/èæ¬ç¤¾ç¾¤
所有的認同都是同等重要嗎?有同學認為有些認同是微不足道、偶然的、易逝的,然而有些認同則是基本的、深刻的,以至於在特定時刻中能夠凌駕其它任何的認同。但是作者會不會恰好反對像這樣過於深刻的認同、或者對於價值體系的絕對忠誠嗎?一個可能理由在於,這樣的認同是過於排他的。
有同學提出疑問為,是否認同非得包含忠誠不可?認同從傳統到現代會不會已經經歷一個構成上的改變,而其中的忠誠成份已然明顯弱化。
老師認為,如果從傳統到現代認同確實具有一個忠誠弱化的趨勢的話,那麼像是網際網路的虛擬社群這樣微弱的、易逝的、流動的人與人之結合形式也未嘗不可作為認同的一個可能的形式。
有同學反問,這麼鬆散的認同形式如何可能取代舊有的認同形式,甚至去對抗舊有的認同形式?全球化的終局究竟為何,舊有的認同形式,亦即包含較高的忠誠成分的認同形式是否真的已然可有可無?一個新的科技會不會帶來同質化的效果?另一個同學(寶文)則提出,作者恰好認為新的溝通科技能夠提供反霸權的可能性。
老師認為,藉由網際網路人們確實能夠建立起相當多樣的品味,像是youtube居然允許我們看到世界各地非常具有在地風格的影像、文字與思想,然而這還是必須預設該地區所擁有的科技設備的條件。然而科技究竟是使人們趨同?還是趨異?
舉像「批踢踢電子佈告欄」例來討論虛擬社群。
本章最後一段有個主張。作者認為將會出現一個自由、屬於全球的文化,所有種族、宗教等等文化喪失其必然性以後,我們將會擁有一個尊重個人自主的全球文化。有同學則認為,全球化就是帝國的過程,會不會左派正是要反帝國、反全球化?老師則認為並非是如此,並且指出有一派的歷史解釋認為自由的民主主義與資本主義霸權有內在連結,而本書作者則傾向於此一自由的立場,因此必須面對此一批評挑戰。
多重國籍並非一個新的策略,但是本身已經是一個相當難以實現的策略。
不斷流逝的弱勢文化也許可以透過架構部落格來宣傳他們自己,也就是藉由提供網際網路的近用來賦與弱勢文化振作起來的力量。雖然網際網路的近用仍然無法避免經濟邏輯的考驗,但是至少已經建立起來一個可以發聲的管道。然而網際網路作為一個中性的媒體、工具,真的能夠建立起來一個具有活力的認同嗎?還只是一個苟延殘喘的認同?相對於此,有同學認為會不會在這個發聲管道之中乃然潛在著一些偶然的力量確實可以發揮我們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師則是認為,像是有些情形,好像反而產生一種表面上看起來是異化的認同,譬如說寶藏巖的事例,到最後留在那個地方的幾乎都已經不再是居民而是藝術工作者與熱心的學生。有同學也提出「外籍新娘」爭取完整公民身份的情況,很多也是受到其丈夫的鼓動。
第六章
以個人自主作為建立國家的基礎是一個普世的趨勢。
伊斯蘭世界以宗教領導國家的模型。
有兩個分支,也就是有兩股重要的思想,第一、容忍。容忍所有的價值,給與人們充分決定其認同的自由;第二、與宗教、中心思想與脫離來建立國家。
這種重視個人價值定以此建立社會的思想,被批評為西方式的價值,有論者嘗試以三種不同方向進行批評,反駁其所具有的普世性質。
一,中東國家的社會文化就是一種專制,要追求社會所共通的價值,其認為這種個意識必須藉受到啟蒙的人的教導才能獲得發展,而不能夠是讓所有的人都獲得啟蒙,否則反而會有壞的發展。
二,宗教專制統治是伊斯蘭文化的傳統,這種傳統就像是文字語言一樣,同樣是制度性的事實,制度的運作就是必須要藉由傳統慣例的維持,因此如同語言一樣並沒有非效法西方不可的理由。
三,西方個人自由價值的提倡看似寬容包羅一切個人選擇,因此他們並無法找出一個作為真理的價值信念,但是社會的運作卻必須要有一個一般性的核心價值來維繫,而西方社會的核心價值就是世俗化的宗教,科學唯物論的宗教。
然而作者認為這並未使得西方價值更趨向不寬容與一致性,西方的想法仍然是一種自我負責的自由。
而Huntington教授則認為在西方與世界上其他社會的價值間有著無法相容的斷裂,西方的價值是建立在個人自主與民主法治,宗教自由與寬容,至於世界上其他社會則重視社會融貫與社群的一致性。而面對全球化的趨勢(無論是經濟上政治上文化上的),非西方社會承受現代化與經濟發展的壓力,但是在進步的過程中是否一定要接受西方價值呢? Huntington教授認為保持自我文化與經濟發展並不衝突。
而本文作者則站在與Huntington教授相反的立場,他似乎認為所謂的文化並非一成不變的,因此他想要在時間與空間的軸線上檢視各個社會,以作為他主張東西文化價值並非絕對二分的證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